工业硫磺通常用于非食品级产品中,如橡胶制造、皮革鞣制等。如果工业硫磺被用来处理食品,如枸杞,它可能含有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如果被人摄入,可以导致如下健康风险: 1. 呼吸道刺激:吸入工业硫磺的烟雾或粉尘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刺激,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2. 消化道问题:食用含有工业硫磺的食...
回答于 2024-09-02 16:14
工业硫磺属于超量使用,其危害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硫本身,一是来自它的杂质成分。 而工业硫磺是通过一系列加工步骤从含硫矿石或其他含硫原料中制得的。这些步骤通常包括原料的破碎、熔炼、澄清、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和干燥。在熔炼过程中,原料在高温下熔化,使硫磺与其他杂质分离。然后,熔化的硫磺液体经过澄清,...
回答于 2024-09-02 16:11
正常硫磺在食品中使用是高纯度、不含杂质,并且严格限制剂量的。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硫磺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以下六类食品中的限量,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并且只能用于熏蒸,标准如下: 水果干类:最大使用量为0.1 g/kg。蜜饯凉果:最大使用量为0.35 g/kg。干制蔬菜:最大使用量为0.2...
回答于 2024-09-02 16:11
食品级硫磺与工业硫磺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毒物质含量的不同,食品级硫磺的砷(As)含量不得大于1mg/kg,而工业级硫磺的砷含量限量为0.05%(即50mg/kg),远高于食品级硫磺。 食品级硫磺虽然是食品级,但是也不能直接吃的,只能在加工过程中使用。 这里要提一嘴,之前我发现有人直接吃生硫磺(就是没加工提纯过的天然硫磺,很...
回答于 2024-09-02 16:10
你以为的李清照:生活优越、丈夫宠爱、儿女绕膝的贵太太,颇富才情,明明知道岳飞抗金、蒙冤惨死,就是拿着笔不写。 实际上的李清照:按现在的评价标准叫五保户。拖着老弱的身体辗转南方各地,物质生活都快难以为继了,亲朋好友散若飘蓬,对朝廷内的事知道的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一般人在那个心理状况下,别说写诗,不上...
回答于 2024-09-02 16:05
我军对越反击战时,就曾明确规定: 一,不准违抗战斗命令,贻误战机; 二,不准借故逃避战斗; 三,不准畏惧战斗,临阵脱逃; 四,不准贪生怕死,自动放下武器投降敌人; 五,不准谎报军情,假传命令,造谣惑众,动摇军心; 六,不准泄露党和国家军事机密; 七,不准故意遗弃伤员; 八,不准在军事...
回答于 2024-09-02 16:03
中国从战国时代起,除了清朝历朝历代都把人头当成是奖金凭证。商鞅变法后“(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秦人最热衷的就是抢人头,一个人头可以晋爵一级,分到一顷土地和九亩园宅地,还配给农奴一人。在明代一个蒙古首级就可以让小兵升级一级外加20两白银,不要官可以换50两银子。明军对西南少数民族和农民军的人头定价...
回答于 2024-09-02 16:00
东汉末年,曹操的兵马还施行“士籍”,士卒逃走家人受连坐,可将其父母、妻儿抓获拷问,如果逃跑士卒依旧不归队,就要诛杀其全家。
回答于 2024-09-02 15:58
秦朝之时,有连坐制度,士卒每五人编成一“伍”,其中一人逃亡,其余人等要连坐,逃跑者被抓回后处以极刑,其余四人要受笞杖之刑并受两年劳役,如果战场之上斩杀敌人一员,凭头颅可免受罚。
回答于 2024-09-02 15:57
就算打扫战场时没有发现装死的士兵还活着,那么大家知道战后的尸体是怎样处理的吗?基本上就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是把尸体都堆在一起,找来一些干柴,再浇上大量煤油,火把一丢,随着滚滚浓烟伴随着烈火,这些尸体只剩下一地的骨灰,大风一吹烟消云散。 第二种,就地挖个坑或者利用被炮弹炸出来的大坑,把尸体全堆里...
回答于 2024-09-02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