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体的应激反应差异 空腹血糖检测时,人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空腹状态,此时血糖的调节主要依赖于基础胰岛素分泌和肝脏的糖原输出。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较长时间的平均血糖,是一个相对“滞后”的指标。然而,在进行糖耐测试时,一次性口服大量葡萄糖对身体来说是一种突然的应激。人体的胰岛β细胞需要迅速作出反应来调节血...
回答于 2025-02-07 10:06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几个检测指标的意义。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 - 10小时未进食任何热量食物)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测出的血糖值。它主要反映的是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以及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情况。一般来说,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在3.9 - 6.1mmol/L之间。 糖化血红蛋白则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
回答于 2025-02-07 10:06
糖耐测试并不是“错的”,而是反映了一个特定时间点的身体对糖负荷的应答能力。它是一种敏感的早期筛查工具,能够在糖尿病或代谢紊乱显现出症状之前,发现糖代谢的问题。 如果糖耐测试不合格,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这意味着患者可能存在代谢前期的风险,即体内的糖代谢功能尚未严重到影响空腹血糖,但已经开始出现...
回答于 2025-02-07 10:04
1. 检测成本与时间:糖耐测试相对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来说,成本更高,且需要更长的检测时间。 2. 初步筛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的初步筛查手段,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这两种检测已经足够敏感和特异。只有当这两种检测结果异常或存在糖尿病高风险因素时,才会进一步进行糖耐测试。
回答于 2025-02-07 10:03
从你的描述看,测试结果大致正常,细微的波动可能与你的胰岛素敏感性、饮食、运动等因素有关,建议咨询医生
回答于 2025-02-07 10:01
您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根据“IDF关于负荷后1小时血糖诊断中度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的立场声明”,糖耐实验1小时血糖值≥8.6mmol/L,考虑患有中度高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即糖尿病前期),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鼓励参与糖尿病预防计划。 也不用过于焦虑,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也会引起血糖波...
回答于 2025-02-07 10:00
胰岛素抵抗分三种的, 第一种:高胰岛素,血糖基本正常,Ogtt可能会刺激低血糖,馒头餐有人不低血糖。 第二种:胰岛素分泌延迟,这种很容易吃饭没多久就饿了。 第三种:分泌不足,就是字面意思。 第2和3种都影响血糖,但第三种调解血糖能力最差,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就一只脚踩在糖病门口了。...
回答于 2025-02-07 09:51
不同情况下两者的贡献率不同:餐后血糖增高是导致 HbA1c 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 HbA1c < 7.3% 时,餐后血糖的贡献占 70%;HbA1c 7.3 ~ 9.2%,餐后血糖的贡献约 50%,HbA1c > 9.3% 时,餐后血糖的贡献仍占 40%,由此可见,HbA1c 越接近正常值,餐后血糖对其形成的贡献就越大!
回答于 2025-02-07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