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的根源在谁呢?是怪举报人吗?
一切权力和权利都有被滥用的风险。不因为这种“权”掌握在国家、精英或平民的手里而有区别。
所以,举报权会被滥用,国家权力也一样会被滥用。
河北75岁退休干部举报当地县委书记,被逮捕并提起公诉的实名举报老干部发来贺电。
他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实名举报的重要性,即如果你不填个人信息想报复你都找不到人。
“一个举报就要受理”固然是有浪费公共资源之嫌,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从古至今,这一直是无解的,能指望的,除了继续提升精神文明,就是让权力和权利之间形成制衡。
所以,舆论是对国家权力行使的一种监督方式,而且是对普通人而言可能最后能进行监督的方式。
如果舆论对国家权力的行使造成干扰或负面影响,那有问题应该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而不是舆论本身。
而且,权力义务应该是相对的。如果要“从严打击”举报,那要不要“从严打击”对举报者打击报复的人呢?
要从严打击“恶意煽动性”的举报,那要不要从严打击“恶意刁难性”报复的人呢?
而且随着文明、科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刑罚对社会的威慑和正面影响也会慢慢下降。
因为矛盾冲突的复杂多样,不是简单用刑罚就能解决的。
终归还是一句话:指望用刑罚治国,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