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可尼效应。 这是由心理学家契可尼发现的,指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会比对已经完成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 就是那句经典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也就是在看到这里时,你心里想着的那个人。
回答于 2024-09-15 16:14
鳄鱼效应 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佳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佳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学会及时止损,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学会放下过去,及时止损,未来...
回答于 2024-09-15 16:13
暗示效应 A.想改变一个人的缺点,厉声指责不如以身作则。人容易从不经意的暗示中,做出相对的回应。比如你希望对方约会不要再迟到,你要坚持每次都准时到,并在对方偶然不迟到的那天,夸奖他,给他形成心理暗示。相信我,他早晚会改变的。 B.上台演讲前,提前30分钟到演讲地点转一转,并到演讲台站几分钟,让你的大脑...
回答于 2024-09-15 16:13
暴露缺点效应 指一个人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小的缺点,可以使人们对他产生好感或信任。 人们通常更喜欢那些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人,包括那些有相似缺点的人。如果他太完美,会让人感觉高高在上、难以靠近。反倒偶尔出一些丑,会增加他的人格魅力,会让大家觉得他更有人情味。 所以,有时候一些聪明的人会故意犯一...
回答于 2024-09-15 16:12
鸡尾酒会效应 在声音嘈杂的环境中,比如酒会,我们的大脑会对周围的声音做出判断,选择性地倾听重要的声音,而忽略不重要的声音。所以当有人喊我们名字的时候,我们总能立刻注意到。 与人交谈时,特别是两个人在约会中,经常喊对方的名字或昵称,这会让对方更加喜欢你。
回答于 2024-09-15 16:03
当你静不下心来做一件事或做一件事很拖延时,可以先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来专注于这件事情,从而进入工作状态。 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你坚持了不止5分钟,一旦你的大脑启动了5分钟机制,你会惊讶地发现,你还可以集中精力工作10分钟、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方法很适合拖延症严重的人。
回答于 2024-09-15 16:03
黑暗效应 指在光线较暗的场所,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更容易减少戒备感,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会远远高于在光线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比如约你喜欢的女孩去一个灯光昏暗的咖啡厅,绝对比去一个吵闹的大排档更能表白成功。
回答于 2024-09-15 16:02
乌鸦定律 面对问题时,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身的不足,一直抱怨,不改变自己的缺点,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自己,事情还会加速朝他抱怨的方向发展。 学会把“这件事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的怨念,转变成“这件事是为了教会我什么"。
回答于 2024-09-15 16:02
配套效应 人在拥有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套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 比如我们在网上买了一件新衣服,往往会忍不住想要再买别的东西来搭配那件衣服,比如裤子、鞋子等。 再比如每次获得无门槛优惠券,总是会想办法一定得用掉。
回答于 2024-09-15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