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法律,当一方在意思表示中使用了不当的引用方式时,另一方有权撤销合同。不当的引用方式包括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重要信息的隐藏或歪曲等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合同的成立存在缺陷,因此受影响的一方有权利要求撤销合同。
撤销合同的条件是受影响的一方必须能够证明对方的引用方式是不当的,并且这种不当的引用方式对其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撤销合同的请求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提出。
如果一方成功地撤销了合同,合同将被视为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这意味着双方不再有履行合同的义务,并且应该将彼此之间交换的任何财产或权益予以返还。
需要注意的是,撤销合同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受影响的一方应该咨询专业的法律意见,并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