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石灰石生产水泥的过程主要分为原料处理、高温煅烧和粉磨三个阶段,其核心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硅酸盐矿物。以下是具体步骤及化学原理:
1. 生产流程
(1)原料制备
- 原料配比: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含量约80%)与黏土(提供SiO?、Al?O?和Fe?O?)按比例混合,必要时加入铁矿石或砂岩调整成分。
- 破碎与均化:原料经破碎、研磨成生料粉,并通过预均化处理确保成分均匀。
(2)高温煅烧(核心阶段)
- 预热与预分解:生料进入预热器,利用窑尾废气预热至800°C,碳酸钙部分分解(预分解技术可降低能耗)。
- 回转窑煅烧:
2. 化学原理
水泥硬化的核心是熟料矿物与水反应生成水化产物:
?
- 硅酸二钙(C?S):贡献后期强度,反应较慢。
- 铝酸三钙(C?A):水化最快,需石膏抑制过快凝结。
- 铁铝酸四钙(C?AF):提高抗化学侵蚀能力。
3. 关键参数
- 石灰饱和系数(LSF):控制CaO含量以确保充分反应。
- 煅烧温度:需达到1450°C以上以形成C?S。
- 冷却速率:急冷可防止C?S分解为C?S和游离CaO。
总结
水泥生产本质是通过高温煅烧使石灰石中的CaCO?转化为活性CaO,并与硅、铝、铁氧化物反应生成水硬性矿物。现代工艺(如新型干法窑)通过预分解技术显著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