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马镫这个东西,很可能早在人类第一次驯化马的时候就已经被发明了。
为啥这么说?
因为马镫不是光刻机,发明这玩意儿根本没有任何门槛,
或者说,每一个骑过马的人,都会天然地想到这个东西。
只要你骑过马,那你就会想到,如果想在骑马状态下站起来,那脚就要踩着什么东西,
然后你就会顺理成章地想到,在马身上铺一个垫子,然后在垫子上坠两根绳子,
绳子末端再加上一个圆环,之后脚踩在圆环里面,人就能站起来了。
于是,马镫就被发明了。
如果是要在马上射箭、使用武器,那对脚踩东西的需求就更高了,就容易想到马镫。
这个东西就像很多日常用品一样,每个人都能想到,
根本不需要等到有人想到了,才能被大家都想到。
比如说笔架,古代用毛笔蘸墨汁写字,蘸着墨汁的毛笔要怎么放?
是个人就能想到用个什么东西把笔头架起来,于是笔架就被发明了。
至于为啥直到东晋才有马镫实物出土,很可能是因为在此之前,马镫都是用草或者皮编织的。
草是很难保存的,只有极其干燥的环境才能保存,于是大多数草编马镫没能保存下来,
而且即便保存下来,很可能也只剩下一个草环,不一定会被当成马镫。
皮的保存虽然不像草那么难,不过皮很难长期保持圆环形状,
于是人们发现的只是一个短皮条,也不会被当成马镫。
大家可以多关注墓葬或者遗迹的考古发现,如果有草圆环或者短皮条,很可能就是马镫遗留的。
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铁制或者钢制的马镫,
这才相对容易地被保存下来,并被清楚地识别。
所以,马镫这个东西,很可能很早就出现并被大规模使用,只是没有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