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因为南京,朱元璋建都在此,虽朱棣后将首都搬去北京,但是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那当初为什么江南省一分为二为江苏和安徽呢?
清初时,每年仅江南一省上缴的赋税额就占了全国所收赋税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则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民间便有了“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一家独大这是中央政府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故而顺治皇帝一纸令下,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安徽省与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