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时,每年仅江南一省上缴的赋税额就占了全国所收赋税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则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民间便有了“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一家独大这是中央政府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故而顺治皇帝一纸令下,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安徽省与江苏省)。
刚刚上面提到,江苏在微山湖上没有占到山东的便宜,但是江苏却在洪泽湖与太湖却占尽上风。
清朝初期,洪泽湖是在江南省辖区之内,后来江南省一分为二,洪泽湖也被分成两半,由安徽省江苏省共管,这给洪泽湖的治理增加了难度。
洪泽湖这种分属安徽和江苏两省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刚解放的时候,洪泽湖由皖北行署和苏北行署共管。皖北行署约占三分之二的洪泽湖区,分属境内的泗洪县和盱眙县。
1950年,淮河中下游发生严重水灾,治理淮河工作被国家列为重中之重。为了统一管理洪泽湖应对洪涝灾害经过中央批准1955年安徽的泗洪县和盱眙县被划归江苏,江苏的砀山县和萧县划给安徽省。从此,整个洪泽湖基本上都被纳入江苏省的范围。
同样,浙江与江苏界湖是太湖,但是江苏得到了整座太湖,却让浙江湖州没了湖。
一直以来,湖州都是对太湖水域有部分的管辖权的,一直到建国后,都是如此,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舟山的嵊泗列岛(东极岛就在这里,韩寒的后会无期就有在这里取景),我们知道,江苏是江南省一分为二的,当时江苏除了现有江苏管辖区域,还包含了上海和部分东海岛屿,其中就有嵊泗列岛。大家也知道,其实这个列岛实际上距离舟山更近,舟山渔民有时候为了渔业资源,会去嵊泗列岛捕捞,但是隶属于江苏的嵊泗列岛肯定有意见了,这样矛盾一直存在。到了什么时候解决了呢,答案就是1960年,建国后,本着收税者负责开发服务的原则,通过协调,最终把由浙江渔民开发、浙江政府保护的嵊泗列岛划归了舟山,但是江苏不会白白将嵊泗列岛送给浙江,同时也考虑到为了太湖的统一管理,将太湖全部划归了北岸的江苏。而湖州只保留了沿岸50米的水域管理权。
所以至此,江苏将洪泽湖和太湖都占为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