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那位明初高僧,法号叫做“释来复”(上来下复),俗家名讳叫“元明濬,字天渊”。
据史料典籍记载,释来复是胡人,即为西域或者东亚印度人士。起初,释来复并不是和尚,来到中国之后,结识了多位有学之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元朝灭亡后,释来复剃度出家,保留了自己的一副美髯。因为释来复特别喜好舞文弄墨,加上能说会道,谈吐不凡,许多达官贵人都愿意与他结交。
洪武初年,朱元璋将释来复召入南京,除僧录寺左觉义,诏住凤阳槎牙山圆通院。释来复结识胡惟庸等人,并将自己多年所著作品编撰成册,留下一本《澹游集》。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释来复不知因为何故,被朱元璋贬入大牢,惨遭凌迟处死。
明人郎瑛《七修类稿》:元明濬,字天渊,胡人也,世祖朝明安之后,髯长数尺,仕元为学士。元亡,削发为僧,改名来复见心,而髯如故。太祖既有天下,召至,圣而问之曰:“汝不欲仕我而出家为僧,吾亦任汝。
民间多有传言,释来复应该是牵扯进了胡惟庸案,所以朱元璋才会怒不可遏,下令将其杀害。
这只是市井中的传言,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记载。网络上流传的故事,莫过于释来复面圣时,写了一首诗,触怒了朱元璋的龙颜,导致惨遭凌迟活剐。
无论是牵扯到胡惟庸案,还是因为写诗触怒了朱元璋,这两种说法都很站不住脚,也缺乏史料记载为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