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在历史上曾是中国明朝的藩属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并得到了明朝的保护和支持。满清崛起后,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对于朝鲜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宗主国的更替,而且满清是以非华夏(汉族)的身份入主中原,这在朝鲜统治阶层看来是对华夷秩序的破坏,因此在情感上和文化认同上难以接受。
尽管后来清朝通过武力迫使朝鲜成为其藩属国,并且朝鲜王朝为了国家存续不得不表面上对清朝称臣纳贡,但朝鲜内部仍保持着对明朝的怀念与崇敬,这种情感尤其体现在朝鲜的士人阶层中。他们私下里会祭拜大明皇帝,视自己为明朝文化的继承者,并将这种对明的忠诚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和民族独立意识的表现。朝鲜历史上甚至还出现过“反清复明”的思潮。
总的来说,朝鲜不接受满清并祭拜大明皇帝,既体现了对中华正统观念的坚持,也反映了其在面对强权压迫时寻求文化与精神独立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