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包括:制定和修改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解释。监督法律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监督法律的实施情况,并对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
回答于 2023-05-05 12:2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完善媒体法律的主要职责是:审议和制定全国性的媒体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等;监督和指导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媒体法规;解释和解决媒体法律的相关问题;根据媒体发展的需要,及时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媒体法律。全国人民...
回答于 2023-05-05 12: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仲裁程序应当公正、公开、便捷,仲裁裁决应当具有法律效力。具体规定如下:1. 仲裁程序应当公正、公开、便捷。仲裁庭应当按照法定程序组成,仲裁员应当独立、中立、公正,不受任何人的干扰。仲裁庭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裁决,并将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2. 仲裁裁决应当具有法律效力。仲裁...
回答于 2023-05-05 12:27
寻衅滋事罪是指以言语、行为等方式,公然挑衅、侮辱他人,扰乱社会秩序,情节较轻的处行政拘留或者罚款,情节较重的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要判定寻衅滋事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以言语、行为等方式公然挑衅、侮辱他人;行为人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行为人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处行政拘留或者罚款;情节较重的,处拘役或...
回答于 2023-05-05 12:27
什么是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有何法律规定?合同的效力是指合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简单来说,当两个或多个人达成协议并签署合同后,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各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的效力有以下几个法律规定: 合同自愿原则。合同是自愿订立的,双方必须自愿达成协议,没有...
回答于 2023-05-05 12:2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其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为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例如,201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的出台,为加强个人权利保护、...
回答于 2023-05-05 12:2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它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解释法律的含义等职责。在司法领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完善司法法律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立法计划和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需要,确定立法计划和议题...
回答于 2023-05-05 12:2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完善西部开发法律,具体步骤如下:确定立法计划。常委会根据国务院西部开发规划和立法工作需要,确定制定或修改相关法律的计划。起草法律。常委会起草法律草案,经过多次修改和讨论,形成最终版本。审议法律草案。常委会召开会议,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讨论并决定是否予以通过。公布法...
回答于 2023-05-05 12:24
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国家,刑罚的种类和执行方式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刑罚的种类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拘役等。执行方式则包括监禁、劳动教养、保安处分等。在中国,刑罚的种类和执行方式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其中,刑罚的种类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回答于 2023-05-05 12:2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于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和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通过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关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例如,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法律,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职权。其次...
回答于 2023-05-05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