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完善铁路管理法律的具体程序如下:制定立法计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需要,制定立法计划,确定立法项目。起草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立法计划,组织专门机构起草法律。审议法律草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修改和完...
回答于 2023-05-05 13:17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不正当得利的返还,应当返还其所得的财产,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赔偿。不正当得利是指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合同约定,取得的财产利益。
回答于 2023-05-05 13:14
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权利授权给他人使用或转让给他人所有的行为。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工业设计等。许可和转让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例如:1. 专利许可和转让需要遵守专利法的规定,如专利权的转让必须通过专利转让合同进行,而且要在专利局备案。2. 商标许可和转让需...
回答于 2023-05-05 13:12
侵犯商业秘密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以下是法律如何处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的相关内容:1. 刑事责任: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如盗窃商业秘密罪、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罪等,涉及的刑事责任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罚金等。2. 民事责任:商业秘密属于企业的重要资产,它的泄露或侵犯可能给企业带来...
回答于 2023-05-05 13: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宪法、制定基本法律、选举和监督国家领导人等重要职责。在宗教问题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管理和监管宗教活动。中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同时也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禁止利用宗教进行破坏国家法律和社会秩序的活动。全国人...
回答于 2023-05-05 13:11
故意毁坏公物罪是指以毁坏、损坏或者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危害公共利益的罪行。认定故意毁坏公物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行为人具有故意破坏公共财物的主观故意,即明知是公共财物,有意毁坏、损坏或者破坏。2. 行为人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公共财物的损坏或者破坏,或者有明显的危害公共财物的可能性。3. 公共财物是指属于国家、...
回答于 2023-05-05 13:10
根据中国《民法总则》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保理是指保理人以其自己的信用为基础,为委托人向第三人提供融资、垫款、保险、催收、结算等服务,并对应收账款承担赊销风险的一种经济合同关系。保理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载明保理人和委托人的名称、住所、联系方式、应收账款的种类、金额、到期日、实收日、应收账款的权利...
回答于 2023-05-05 13:09
侵占罪的界定标准: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属于财产犯罪之一。其界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占有行为:指犯罪嫌疑人对他人财物实行占有行为,即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让其合法所有人使用。 占有目的:侵占罪必须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即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为了占有他人财物。 占有客体:...
回答于 2023-05-05 13:0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中国最高立法机关,负责制定和完善各类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律。具体来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以下方式制定和完善教育法律:审议和通过教育法律草案:教育法律草案可以由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单位和个人提出。经过多轮讨论和修订后,草...
回答于 2023-05-05 13:07
什么是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污染、生态破坏,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制定的法律规定和措施。法律如何保护环境?法律保护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污染防治:制定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惩戒。 生态保护:制定生态保护和恢复规划、保护重...
回答于 2023-05-05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