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虽然都是审计实践,但在审计过程中有很大的区别。政府审计的审计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审计范围,收集、分析和评价相关信息,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并纠正问题,以及撰写审计报告等环节。政府审计强调了政府监管和公共利益的角色,更加注重了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实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过程...
回答于 2023-04-25 18:45
在审阅取证程序的询问过程中,审阅人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确定被审查单位的组织架构和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了解相关业务流程;2. 发现并了解被审查单位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内部控制情况;3. 根据审阅的范围和目的,确定需要获取的信息和资料,并进行必要的记录;4. 在询问过程中,应当采用公正的态度和方法,向被审查单位提出...
回答于 2023-04-25 18:44
审计的目的是增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信息的价值和有效性,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有用的信息。审计可以验证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错误、舞弊或不当行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这些都有助于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提高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感,避免...
回答于 2023-04-25 18:44
重新计算程序和重新执行程序都是审计人员进行取证的方法,但二者的区别在于:1.适用范围不同:重新计算程序通常适用于那些可以被计算机系统进行计算的财务数据,例如税款、工资、折旧等;而重新执行程序则适用于那些需要人工处理的业务流程和操作。2.目的不同:重新计算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
回答于 2023-04-25 18:43
金额计算不准确会对企业造成以下问题:财务报表无法反映真实情况,失去了信誉。可能引起投资者,银行等关注,导致市场信心动荡。有可能违反法律法规,承担法律责任。影响企业在融资、借贷等方面的谈判和筹资。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金额计算的准确性,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处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可信、透明。
回答于 2023-04-25 18:43
企业进行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注册会计师的收费标准较为灵活,一般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资产规模、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定价,一般采用“定额收费”和“时间计费”两种方式。定额收费是指以特定的标准(如审计对象的规模、所在行业、审计的难易程度等)为基础,在业务承接时与客户协商,按照达成的项目审计费用定额收取。这种方式在...
回答于 2023-04-25 18:43
缺乏其他预期使用者通常会引起以下情况:审计报告的披露范围可能发生变化。由于审计报告需要向所有预期使用者提供,如果不存在其他预期使用者,则在披露内容和形式上可能会发生变化。审计工作的焦点和重点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只有管理层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审计师需要关注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与管理层的解释是否...
回答于 2023-04-25 18:4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代编企业财务报表,并为其签发鉴证意见。但是,注册会计师在代编财务信息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代编企业财务信息是一项严肃的事务,注册会计师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切勿盲目追求利益...
回答于 2023-04-25 18:42
审计证据中大多数是说服性证据而不是结论性证据,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时需要采取独立的、客观的、公允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审核和评价。因此,审计人员需要依靠充分的说服性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判断和结论,以获得审计结论的可信度和可靠性。2. 结论性证据由于其...
回答于 2023-04-25 18:42
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的认定在利润表中的完整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全部披露:利润表中的各项数据必须全部披露,不能有疏漏。要求准确计算:利润表中的各项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确保准确性。要求真实反映企业情况:利润表上的数据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不得夸大或掩盖任何事实。
回答于 2023-04-25 18:42